對抗傳染病校園傳染病預防綜合健康推廣計劃





關於我們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致力於透過科學研究的綜合應用及知識推廣,保護並改善市民的健康狀況。多年以來,我們和不同的服務機構和社區組織伙伴合作,開展各種健康促進的計劃項目。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是世衞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我們的團隊成員包括公共衞生專科醫生、護士、流行病學家、統計學家和健康教育人員等。我們團隊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各種傳染病的預防及控制,尤其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學研究發展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們在針對不同社區環境,包括醫院、診所、家庭、老人院和學校等的流感傳播和監測之大型流行病學調查及健康推廣項目擁有豐富的經驗。




對抗傳染病:計劃資訊

由於兒童的免疫力相對較弱及其衞生習慣也相對較差,故此兒童屬感染各種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的高風險群組。而校園環境亦因兒童間的密切接觸而有利傳染病的傳播。學童一旦受感染除了因病請假缺席而影響學習外,學校亦不時於傳染病爆發期間需要通過停課來控制疾病傳播。因此加强學童,老師及家長對預防傳染病的認識及培養良好個人衞生習慣對有效預防校園傳染病極為重要。基於過往實行學校研究的經驗,我們計劃將針對傳染病傳播及日常衞生習慣常見的誤解,開展各種健康互動推廣活動,把正確的公共衞生知識推廣給老師和學生,於校園中建立良好及培養個人衞生習慣和保持環境衞生。

這項健康推廣計劃將在2018-19學年在香港小學(P1-3,6-9歲)中展開。

本健康推廣計劃的目標是以健康推廣教育活動、教師培訓講座及健康推廣教育短片的方式,以加强學童,老師及家長對預防傳染病的健康理念和正確的公共衞生知識,希望可以以有效和可持續的方式來幫助學童在校園中培養良好個人衞生習慣及預防傳染病。




什麼是傳染病?

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感染人體,並經過不同途徑傳染給其他人的疾病,而校園傳染病通常經由以下三種途徑傳播:

接觸傳播

  • 直接接觸受感染的人
  • 經接觸被病原體污染的物件

空氣傳播

  • 病原體能長時間在空氣中,經呼吸道進入人體

飛沫傳播

  • 經患者所噴出的飛沫感染
  • 經觸摸沾有病原體的物件後,再觸摸眼、鼻或口時進入身體

校園常見的傳染病

其病症及症狀包括:

流感

  • 發燒 ≥ 37.8℃
  • 頭痛
  • 疲倦
  • 肌肉痛
  • 咳嗽
  • 喉嚨痛
  • 流鼻水

手足口病

  • 發燒 ≥37.8℃
  • 食慾不振
  • 疲倦
  • 喉嚨痛
  • 口腔、手掌及腳掌出現水疱、紅疹

腸胃炎

  • 發燒 ≥37.8℃
  • 腹痛
  • 嘔吐
  • 腹瀉

紅眼症

  • 痕癢
  • 眼睛紅腫
  • 睡後眼皮被黏住

水痘

  • 發燒 ≥37.8℃
  • 痕癢的紅疹

什麼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導致流感的病毒有不同的類型。香港每年的流感高峰季節有兩個,分別是冬季流感高峰期(一至三月)和夏季流感高峰期(七、八月)。

流感病毒類型

  • 已知的流感病毒有三種類型:甲型、乙型和丙型。甲型流感病毒可以依據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n,即H)及神經胺酸蹆(neuraminidase,即N)兩種抗原類型,再細分成不同亞型。
  • 在多種流感病毒類型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為常見。在香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和H3N2亞型最為常見。

潛伏期

  • 流感症狀一般在感染流感病毒後一至四天出現,通常會在二至七天內自行痊愈。

傳染期

  • 患者有可能在發病前約一天至發病後五至七天內感染他人。而幼兒或免疫功能嚴重受損人士的傳染期甚至會更長。

傳播途徑

  • 流感病毒主要透過由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流感症狀

  • 發燒 ≥ 37.8℃
  • 頭痛
  • 疲倦
  • 肌肉痛
  • 咳嗽
  • 喉嚨痛
  • 流鼻水

治理方法

  • 充足休息和多飲水
  • 如果出現以上的流感症狀,就不要上學,若症狀繼續惡化,應該立即去看醫生
  • 抗病毒藥物(如﹕特敏褔)可以減輕症狀和縮短病程,但要根據醫生處方服用
  • 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而不是病毒感染的藥物,服用抗生素不能治愈流感或者加快痊愈,所以並不需要服用

預防方法

大家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預防傳播及感染流感,例如戴口罩和保持手部清潔。研究顯示戴口罩和洗手可以減少67%流感在家居環境中的傳播*

  • 良好的個人衞生
    • 使用梘液和清水以正確的方法洗手
    • 不方便洗手時,使用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
    • 如果有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該佩戴口罩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
      • 用過的紙巾應該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
      • 打噴嚏或咳嗽後應徹底洗手
  • 良好的環境衞生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保持家居清潔
  • 流感疫苗接種
    • 疫苗能有效地的預防流感和其併發症
    • 一般建議在每年秋天接種流感疫苗,接種疫苗後兩星期,體內便會產生足夠抗體對抗流感
  • 健康的生活方式
    • 均衡飲食
    • 充足睡眠
    • 恆常運動

* Cowling BJ, Chan KH, Fang VJ et al. Facemasks and hand hygiene to prevent influenza transmission in households: a randomized tri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9; 151:437-46



個人衞生:洗手

潔手五步驟

  1. 淋濕雙手
  2. 加入足夠梘液
  3. 正確地搓手至少20秒
  4. 用水沖洗乾淨
  5. 用抺手紙將雙手抹乾

潔手六時刻

進入學校前或回到家中

進食或接觸食物前

去完廁所後

打噴嚏或咳嗽後

雙手有明顯污垢時

接觸寵物後


洗手七技巧


洗手歌

改編自《生日歌》

Singer: Emma Zhang


齊齊來洗手

搓搓手掌手背

手指交叉捽捽指罅

彎起手指洗幾下


大拇指捽一捽

手指尖轉一轉

然後洗洗兩隻手腕仔

咁樣先至okay晒





個人衞生:戴口罩

我們為什麼要帶口罩?

正確使用口罩是預防呼吸道疾病傳播的有效方法。凡有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或者很大機會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都應該正確地佩戴尺碼合適的口罩,以減低因飛沫而傳播的風險。


佩戴口罩的正確步驟:

1. 佩戴口罩前,先洗手

2. 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樑兩側按緊

3. 口罩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佩戴口罩時要注意:

  • 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後都要洗手
  • 帶上口罩後,避免接觸或污染口罩
  • 脫下口罩後,不要接觸口罩向外部分
  • 如果口罩有破損或弄污,應該立即更換
  • 脫下口罩後,放入膠袋或紙袋內包好,再棄置於有蓋的垃圾桶內



聯絡我們


studyflu@hku.hk
熱線: 8300 1005

我們的團隊


研究團隊
葉啟明醫生
首席研究員
高本恩教授
聯席研究員
劉浩然博士
聯席研究員
健康教育團隊
蘇孝慈姑娘
研究統籌
趙婉蘭姑娘
護士
陳嘉潔小姐
助理研究員
郭翊煬小姐
助理研究員
平面設計
許綩軒小姐
資訊科技團隊
何國強先生
資訊科技經理
呂子潔先生
資訊科技助理